佛教也说唱?一起来听闵行之音丨闵行情
栏目: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24-05-21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十三季,我们邀请了闵行区浦江二小的青少年来诵读《艺心艺意》。今天,你将听到的《起讲经,劝恶从善》和《江南宣卷,闵行之音》。  宣卷是一种佛教说唱艺术,讲时用“白”,即散文;唱时用“偈”也叫“吟”,即韵文;把散、韵两种文体结合一起,作为宣传佛教教义和劝人为善的形式和工具,后来逐渐地演化成一种近似曲艺的形式。宣卷俗称“讲经”也称“讲善书”。据说春秋战国期间,齐国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十三季,我们邀请了闵行区浦江二小的青少年来诵读《艺心艺意》。今天,你将听到的《起讲经,劝恶从善》和《江南宣卷,闵行之音》。

  宣卷是一种佛教说唱艺术,讲时用“白”,即散文;唱时用“偈”也叫“吟”,即韵文;把散、韵两种文体结合一起,作为宣传佛教教义和劝人为善的形式和工具,后来逐渐地演化成一种近似曲艺的形式。宣卷俗称“讲经”也称“讲善书”。据说春秋战国期间,齐国田单用了火牛阵,杀得敌国兵卒血流成河,尸积如山,田单部下有个姓罗的将军,见此惨景,十分不忍,旋即隐居山中。后来倡立了“无为道”,无为道除了静修悟道之外,还利用民间故事,劝人为善,讲的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其后,他和他的弟子们就以“解经讲书”的形式,四处云游讲书。

  主要流行于陈行地区及周边地区的苏家桥宣卷是一种原生态曲艺样式。与青浦地区用西乡方言的宣卷不同,苏家桥宣卷用的是东乡方言。

  最早的宣卷艺人没有多少文化,他们表演的宣卷没有脚本,故事情节都是艺人们从平时观看的古装戏中照搬过来,然后写上自编的唱词,卷成纸卷,表演时摊在桌上,用通俗的语言宣讲卷中的故事,并加入一些应景的即兴演唱。为了增加演出气氛,表演者还配备一只木鱼,边敲边唱,这便是原始的木鱼宣卷。

  木鱼宣卷,唱者一般由二人搭档,因此常称为“双档宣卷”。其中一人手持木鱼,有节奏地敲打,边唱边白;另一人手持响钟和棒槌,和击佛磬,口念佛号以和卷,唱词拖腔都带阿弥陀佛四字。形式简单,所演剧目多为因果报应、劝人为善之类的简短剧目,如《目莲救母》《观音得道》等。宣卷一般在事主家进行,在客堂(厅)北首正中,纵向拼放两张八仙桌,坐北朝南,北首墙壁悬挂中堂(做寿挂寿星轴、结婚挂和合轴),桌上靠墙列置着玉皇大帝、观音菩萨、南极仙翁、土地公公、阴曹阎王、五路财神等各方数十尊诸神众佛的画像(也可在红纸上写上神名替代画像),这些称作纸马。纸马前的桌上备有酒盅和糖果、荤素祭品及礼盆,台前红烛(寿烛或喜烛)高燃,清香(或寿香)袅袅,宣卷先生分坐八仙桌东西两旁,面对着面。东首的称“上手”,面前桌上放着醒木、折扇、锦绢(经盖)和木鱼等道具。宣卷先生翻开卷本(即宣卷脚本,统称宝卷)置于桌上,照本宣讲,时说时唱。

  木鱼宣卷发展到后期,逐步发展出丝弦宣卷。一般由六人组成宣卷班子,在木鱼宣卷上下联的基础上,发展了一名附唱,俗称附卷,由女性承担。附唱者,应和唱词的末句,起渲染、烘托作用。乐队有二至四人组成,以二胡为主乐器,伴以三弦、笛子、木鱼、铜磬等乐器。丝弦宣卷班以传统昆曲唱腔、民间小曲《四季调》掺和申曲、锡剧等地方戏调,将唱曲和说表融为一体,以唱为主,说为辅,多为坐唱。演奏悠扬动听,抑扬顿挫。所演剧目大多移植传统戏曲,常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顾鼎臣》《白罗山》《玉连环》《秦香莲》《玉蜻蜓》等,一个曲目通常分数回演唱。

  旧时,陈行地区农民家中小囡生病,主家就会请人上门讲经祀神祈福。为酬谢和取悦东家,念宣卷者在讲经收场时会乘兴转为“唱小书”,他们备有宝卷印本,选取一段故事,用念宣卷的唱法作余兴表演,结果深受欢迎。后来,当地人有为老人祝寿、为小囡过生日、设青苗会“抬老爷”驱邪的人家,就特邀请他们以“念宣卷”的方式去讲故事,以增添热闹气氛。1933年出版的由陈行胡祖德(字云翘)主编的《沪谚外编》书中,也收录了《花名宝卷》《怀胎宝卷》以及《白娘娘报恩》《小方卿道情》《斩白獭》《卖妹成亲》《陆雅臣卖娘子》《孟姜女寻夫》《张风山卖布送人情》《庵堂相会》《陈九仙求子》《僧鞋记》等当地流行的唱本。

  后来,宣卷艺人逐步开始注重自身的形象,脱下土布衣,身穿长衫服,袋放丝绢,手拿折扇。同时还增加了两名女演员作帮衬,有对有答,有呼有应,一改以往一人说到底的单调状况。木鱼也弃之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二胡、三弦、竹笛、扬琴、琵琶之类的民间乐器伴奏。演员不担任角色时,做伴奏,饰角色时起立略作表演,且分生、旦、丑等角色。一般四人搭档演出,书桌左边为上手,专演男角兼敲尺板:上手身后坐下手,专演女角,兼敲木鱼:桌后坐拉二胡者,跟唱拖腔,兼演龙套角色;右后敲碰铃,演反角及跟唱拖腔,俗称“和调”。他们演唱篇目多数为长篇故事(称大书),主要曲目有《双珠风》《双玉坠》《珍珠塔》《孝珊瑚》《借红灯》《玉蜻蜓》《文志金赶考》等三十多个,可连演半个月,时常只演其中几折(称小书),其故事生动有趣,情节曲折动人,尤其对于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等细加说明。

  20世纪30年代起,陈行乡苏家桥张家宅(人称“猛公堂”)青年张儒锦(1922—2007)、沈金兴以及他们的“先生”张东林,到御家桥张林强处念宣卷,当时“念宣卷”在当地已经颇受欢迎,六七人组班,隔天就会有人前来邀请,远的念到瓦屑、康桥一带。

  1939年起,张儒锦等民间艺人自行组班念宣卷,并根据群众审美情趣需要改良“念宣卷”演唱形式,为加强演唱效果,吸收地方小曲和戏曲曲调,还使用了二胡、碰铃、尺板等乐器,成为带伴奏的宣卷,使其“提那莫”不呆板,自成一体更动听。长期坚持在乡间演唱,直至20世纪末,深受群众欢迎。当地便有“说书上市镇,宣卷下农村”之说。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在田头场角搭个遮拦幕也作为演唱场所,当地俗称“田搭幕”,以娱乐苦难中的农民群众。

  上海解放初期,还有些庙场活动。摆场子时,在前门庭用长凳搁起门板搭起台,放上桌椅,夜里点汽油灯,观众有几百人,有时达800多人。每场演3小时,有时还会“拔一节”。1953年,为宣传《婚姻法》,张儒锦等用宣卷调演唱《养媳妇自叹》等,并在当地乡村民校传唱。1956年农村合作化时,苏家桥宣卷班开始带徒弟,共有十二三人,可分两班去演唱。1963年起停止演唱。自1979年起,苏家桥宣卷班又恢复演唱,20世纪90年代还常在南汇县瓦屑、新场等镇茶馆演出。七十多年来,他们善于吸纳其他艺术元素,不断丰富说表、演唱形式,纯朴而别具韵味,从而成为本市稀有的原生态曲艺表演形式。

  2008年5月,苏家桥宣卷被列入《闵行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6月,被列入《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拓展项目。

  日前,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将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艺心艺意》是“发现闵行之美”文史丛书“民艺乡俗”辑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讲述了流传至今,或渐渐消逝的民间艺术。它们多流传于市郊,在乡镇村宅间互通,带着独特的民间审美和亲切的本土乡音,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渐行渐远。该书的出版,就是希望能成为这些民间艺术曾经存在的佐证,做到有源可溯,有根可循。

  2024年5月起,第十三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